同城头条  >  本地  >  深耕教坛廿五载,引智反哺育栋梁——记南丰一中教师罗鹏
深耕教坛廿五载,引智反哺育栋梁——记南丰一中教师罗鹏
3 天前   浏览:8529   来源:初色南丰
组 8.png

深耕教坛廿五载

引智反哺育栋梁

——记南丰一中教师罗鹏

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江西省政府新闻办、江西省委教育工委、江西省教育厅联合召开2025年教师节新闻发布会,公布了2025年度江西省“最美教师”和“最美高校辅导员”名单。经县、市逐级推荐,并经省级评审、社会公示和会议研究,共推选产生全省“最美教师”70名(含提名60名)、“最美高校辅导员”20名(含提名10名)。其中,南丰一中教师罗鹏荣获2025年度江西省中小学“最美教师”提名。

图片

在县域教育版图上,无数教育者如星辰般默默耕耘。来自南丰一中的教育引才罗鹏老师,便是其中一个璀璨而执着的典型。

二十五年光阴流转,他成长于家乡教育沃土,疫情期间历练在厦门市直校,2023年教育人才引进回到江西教育战线,以前沿理念为火种,用赤子之心为基石,深深扎根于县域教育的沃土,在“振兴县中”的时代命题下,谱写了一曲融合创新、奉献与传承的动人华章。他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,更是一位县域教育生态的革新者、青年才俊的引路人、乡土迭代的领行者。


一、立德铸魂:以爱与责任架设通往未来的桥梁

罗老师的教育哲学深深植根于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。他视教育为“慢的艺术”与“爱的工程”,坚信“教育之本在于立德,成才之基在于塑魂”。

17f0ad54e39f68bf9b5b5b87136fdfe7.jpg

身教言传,以爱为桥:二十五载春秋,他始终以身作则,将品德教育内化于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。

清晨的晨读教室、课间的跑操操场、傍晚的红歌晚唱、深夜的办公区域、假期的家访路上,处处有他言传身教的身影。他深知,在县域环境中,教师的陪伴和言行对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。这份深沉的爱与责任,结出了丰硕的果实:十余名学生受其感召投身军校,矢志报国,其中两人荣立二等功,成为家乡的骄傲;数十人从事教师职业,将这份爱与坚守传递;所带班级班风纯正,学风浓厚,高考平均分达120多,共培养40余名学生成功考入985名校,助力人生关键阶段的跃迁。

精准扶困,点亮心灯:面对县域难以回避的经济贫困和学习困境问题,罗老师的选择不是叹息,而是行动。他精准识别、长期帮扶多名深陷困境的学生,不仅多方协调提供经济资助,助其完成学业,更注重精神引领与人格塑造,发扬人尽其才的观念,互相取长补短。他通过深夜的长谈,节假日的跋涉家访,走进学生家庭,理解其困境,点燃其希望。

特区经验,本土融合:在厦门英才学校承担年段管理工作,罗老师实践“三心三全”精细化管理,参与市拔尖培养团队工作,“爱与创造,成就英才”带领团队成功培养清北学子十余人;在22年通过厦门市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认证,丰富了对教育多样性和人的发展差异性的理解。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个人的教育视野,也为他将理念有效“本土化”整合反哺县域教育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。


二、创新赋能:构建激发内生动力的教育新生态

面对传统县域教育可能存在的管理活力不足等问题,罗老师展现出锐意创新的勇气与智慧。他积极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、激发内驱力的教育新模式。

管理革命,“强管束”与“巧赋能”更新:突破传统班级管理的“保姆式”或“权威式”桎梏,罗老师首创性引入企业管理中的“生态团队”理念,构建学生高度参与的自主管理体系。他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,鼓励试错、倡导容错,既倡导包容又恪守底线,引导学生在承担责任、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领导力、协作力和责任感。

02e9939dd3ed020356b98341fbc496a5.jpg

同侪守护,齐互助与共超越平台:他着力塑造“成长共同体”,建立有效的互助机制。有效疏导了青春期的心理困惑,弥补了因资源差异造成的学习短板,更重要的是,营造了相互支持、共同进步的氛围,丰富社会情感学习的体验和技能,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:学有所依、人有所属、各有所长激发每个孩子实现“自我超越”。

教学精进,精准化与思维化并重:教学上,罗老师倡导“分层递进+个性化辅导”模式,利用技术手段(数据实证、在线资源、混合式课程)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环节,实现靶向提升。

他实践的“思维课堂”,摒弃填鸭式灌输,以问题链为驱动,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、批判性分析、价值澄清。这种模式深受学生欢迎,成为激活思维的沃土,孕育出二十余名在省市学科竞赛中勇夺佳绩的优秀学子。

他的专业敬业深受家长、学生交赞,评教满意度高达96%以上。


三、教研领航:构筑县域教育振兴的智慧引擎

他作为省学科带头人,深度参与学科活动评审和省级命题工作,致力于打造可复制、可持续的教育团队体系,将目光投向深度教研,为县域教育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
问题导向与课题破真:作为教育思考者,他始终聚焦县域教育发展中的痛点、难点问题。主持多项省级课题,涉及县中课堂教学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、思维型课堂、双新课程重构;研究实践获得部级优课、市级优质课第一名等荣誉,课题来源课堂实际需要,化解了实践中的困惑。

政策响应与前瞻探索:面对“双休””双减”政策落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挑战,他牵头课题,响应常态课堂与拔尖创新这两类,聚焦攻坚线上线下混合式spoc课程,提供学困生脚手架,指导生涯规划与进阶课程,通过个性化辅导平衡双休与提质增效,助力县域学子跨过资源鸿沟。将县域视角带入更高层次的教研决策。

63091e9cf3bd5a744139c07e2fad7ed8.jpg

成果转化与辐射引领:高起点的教研团队,高标准的教研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在厦门英才学校期间,担任年段长,得益于李政涛博士、翟小宁教授、厦门市教科院的理念指引,在普高年段执行《以美融通五育: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》的实证研究,学校团队凝练成果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

回归县域后,他通过高频次的听评课、专题讲座、经验分享会、团队市赛磨课等活动,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理念和模式传递给教师团队,将“具身经验”有效转化为“本土智慧”,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。


四、薪火相传:托举县域未来的中坚力量

罗老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。他视“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”为振兴县中的关键,倾尽全力托举青年教师的成长。

184372147d1799f9ebafa65d3a15c1bf.jpg

精雕细琢,精准孵化:他化身“金牌教练”,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、个性化的指导。白老师、彭老师、祝老师等老师在其悉心指导下,迅速成长为零班教师和班主任;彭老师老师在市优质课竞赛中勇夺一等奖。在厦门期间指导梁老师快速成长为优秀竞赛教练(竞赛生获竞赛第一名并考入北大),他本人也荣获“技能赛一等奖”。

平台搭建,体系赋能:他一手组建“名师工作室”,为青年教师更新理念(脑科学、学习科学理论;信息技术、心理技术)、锤炼技能(磨课、研课)、交流的平台。一手筹备竞赛辅导团队,建立选拔、培养、激励青年教练的完整机制。组织培训家长和学生,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家校社协同场域。

传承精神,铸就新军:罗老师的“传帮带”,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,更是教育情怀、奉献精神、创新意识的薪火相传。在他的引领和感召下,一支有理想、有能力、有担当的青年教师队伍茁壮成长,成为支撑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新引擎。

从繁华特区的教育高地,到亟待振兴的县中校园;从三尺讲台的默默耕耘,到教研领域的开拓领航;从关爱学子的点灯人,到托举新秀的奠基者——罗老师的二十五年,是“引智反哺”的生动实践,是“教育振兴”的坚韧求索,更是一位教育赤子“以爱育爱、以智启智”的生命交响。

在深耕着的这片希望田野上,他真正播种并收获的,是一个县域教育生态的优化重生,是一方乡土社会对未来坚定不灭的希望。






END
信息来源:南丰县教育体育局

头条号
初色南丰
介绍
不忘初心,出色青年!
推荐头条